跳至主要內容

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

  • 首頁
  • 簡介
  • 文章
  • 我的作品
    • 著作
    • CD演講集
    • 購物車
    • 結帳
  • 尚正堂
  • 聯絡我們

營養粉

顯示單一結果

  • 活力高營養粉

    $388.00
    加入購物車

近期文章

  • 男人之苦—前列腺肥大
  • 子宮肌瘤能縮小嗎?
  • 糖尿病要戒飯?
  • 視像診症,確診不必傍徨
  • 誤吃寒涼,五青汁變催命符!

分類

  • 男科 (2)
  • 痛症 (3)
  • 癌症 (11)
  • 皮膚科 (10)
  • 糖尿病 (1)
  • 腫瘤 (3)
  • 自傳篇 (2)
  • 雜病篇 (27)
  • 飲食散文 (15)
  • 養生篇 (12)
  • 視像診治 (2)
  • 高血壓 (2)
  • 婦科 (4)
  • 心臟病 (1)
  • 情緒篇 (3)
  • 未分類 (2)
  • 淺談冠狀病毒 (11)

dr.lauyinlun

我沒本事減輕你的工作量,卻有辦法提升你的承受力!

Magaret是一名子宮肌瘤患者,她的老友接受我們的治療後,5cm大的肌瘤消失掉,因此介紹她來試試看。

Magaret最近見了一份新工,獲聘的機會很大。

「聽說心境會影響病情,我應該轉工嗎?」Magaret問:「我現時的工作壓力十分大,老闆也不容易相處。」

「事關重大,我不便輕率替你做選擇啊!」我說:「心境的確會影響病情,同時轉工與否可能還有其他方面須考慮,而具體情況只有你本人最清楚,也只有你自己權衡輕重後,才能做出決定。」

像Magaret這樣備受工作壓力困擾的病人,我們遇過好多,好多。畢竟,香港是忙城!

有一些例子是客觀的,即是工作壓力真的超大,不是一般人「頂得順」的;有一些例子卻是主觀的,即是病人由於體質不夠理想,不能從容應付工作而感到吃不消。

「我沒本事減輕你的工作量,」遇到第二類病人,我會說:「但我能改善你的體質,幫助你在工作上舉重若輕。」

下面舉兩個真實案例,案主分別是美琪和大衛

美琪是本地樂團的職業小提琴手,須頻繁公開表演,演出經驗豐富的她不知怎地,最近一年居然感到演出有點吃力,甚至因此在演出前略感怯場。

替美琪把脈後,判斷她的「腎氣」疲弱。從中醫的角度看,「腎氣」是精力的泉源,「腎氣」充沛則精力也充沛,精力充沛則自會腦筋靈敏,辦事效率高而信心滿滿。

替美琪調補「腎氣」約一個月後,她高興地說:「謝謝啊!現在信心果然『番晒嚟』啦。」

大衛則是金融界的年青才俊,就診的原因是他近半年感到工作力不從心,平時很輕鬆就能完成的項目現在卻感到很吃力。
問題是大衛的工作量並沒有增加過,卻凡事都提不起勁,他懷疑自己患了抑鬱症。

替大衛把脈後,判斷他跟美琪一樣,都是「腎氣」明顯疲弱了,只要提升「腎氣」,必會很快恢復活力和幹勁的。

不出所料,也是一個月左右,大衛在工作上也能再次駕輕就熟,應付自如了。

同樣的工作,壓力是否真的很大,有時是相對的。A君體質好有拼勁,自能舉重若輕,而B君體質差欠魄力,則會舉輕若重。

#劉彥麟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中醫師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
#尚正堂 
#壓力
#工作壓力
#改善體質
#腎氣
健康交給我?No,你才是首席責任人! 健康交給我?No,你才是首席責任人!

患者因某病就診,向她解釋完病情和囑咐完飲食宜忌等,她很滿意並說:「我的健康就交給你喇,劉醫師。」

很多謝患者的信任,但我笑笑口說:「健康不要交給我,你才是首席責任人!」

患者來看病,我身為醫者,當然有責任盡力把疾病治好,但疾病治好後,患者的健康就要靠自己主動維護。

大部份疾病,都是生活習慣的失誤所導致的,飲食的失誤、作息起居的失誤和心境的失誤。

飲食的失誤,例如飲食過度生冷寒涼,或飲食過度濃味肥膩等。

作息起居的失誤,例如長期捱夜,或過度操勞,或缺乏運動,或居所潮濕等。

心境的失誤,例如長期感到壓力山大,或精神欠缺寄託,或不懂情緒管理而致負面情緒爆煲等。

患者要維護健康,須盡量糾正以上的失誤,否則疾病今次雖然治好了,但未來也有機會復發,或者即使舊病不復發,新的疾病也會出現的。

下面舉兩個實例,第一個關於牛皮癬,第二個關於糖尿病。

老朱患了牛皮癬,就診時滿頭都長滿銀白色的皮屑,臉部也同時出現片片紅斑,痕癢難當。

牛皮癬雖然長在皮膚,但其實是體質生病了,反映在皮膚上而已,要根治必須首先醫治好體質,體質好一分,皮膚就必會好一分。

醫治老朱的過程頗花氣力的,差不多四個多月才徹底治好,他的心情由谷底升回來了,笑容再現。

三年後,老朱的牛皮癬復發。問他復發前的飲食、作息和心境等情況,他說一切正常呀。我不信,便打爛沙盤問到篤,他終於記起復發前吃了很多雪糕和冰鎮西瓜,幾乎天天吃一個。

我暈了!老朱三年前之所以長牛皮癬,是因為他身體裡積聚了許多「寒濕」之故,替他治好後曾叮囑他千萬不能多吃「寒涼」的東西,誰知他已把我的叮囑拋到九宵雲外,竟然拼命地吃雪糕和非常「寒涼」的西瓜。

老黃患了糖尿病,就診時空腹血糖嚴重超標,而且有齊「三多」症,即飲水多,小便多和吃得多。經過三多月的調治,他的空腹血糖恢復正常,「三多」症也完全消失了,期間沒有吃過一粒西藥。

糖尿病的成因是胰島素失效或分泌不足,從中醫的角度看,胰島素失效或分泌不足,必然是由於體質劣化了,因此,只要成功優化體質,胰島素就會復效或分泌恢復充足,而糖尿病也會因此痊癒。

但事隔兩年,老黃的糖尿病也復發了,我同樣問他復發前的飲食、作息和心境等情況,他說病發前去了大陸做生意半年,壓力非常大,而且常常因應酬而捱夜和大碗酒大塊肉。

天啊!糖尿病是因為體質劣化導致的,而飲食的失誤、作息的失誤和心境的失誤,任何一樣都能使體質劣化。之前替老黃成功優化了體質,治好糖尿病,可惜他不懂珍惜,又再次把體質弄壞了!

「疾病治好後要自己主動維護健康啊,」我唯有再替老朱和老黃治病,並再次叮囑他們:「健康不要交給我,你才是首席責任人!」

#劉彥麟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維護健康
#牛皮癬
#糖尿病
#「寒濕」
#「寒涼」
一痛隨身,苦海無邊? 有人說不怕生 一痛隨身,苦海無邊?

有人說不怕生病,但最怕疼痛。

是的,痛症可大可小,小的痛症帶來生活上的不便,大的痛症更可令人沮喪落形,若不堪言。

吃止痛藥,打止痛針,卻又治標不治本。

有沒有辦法把痛症連根拔起,令痛症不再隨身?

我們先看看「疼」和「痛」這兩個字。

「疼」裡面有個「冬」,冬天的特色是什麼?正是寒!「痛」裡面有個「甬」,甬是什麼意思呢?是道路、通道的意思!

「疼」加「痛」,即是氣血運行的通道(中醫叫「經脈」)給「寒邪」堵塞了,所以引致疼痛(不通則痛)。

老祖宗造字,真是挖空心思啊!

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,裡面有一篇文章叫「舉痛論」,舉了十四種疼痛做例子,當中十三種都是和「寒邪」有關的。

「寒邪」有內寒和外寒之分。內寒是由於身體的陽氣薄弱了而導致,外寒則是受外界的風寒侵襲而引起。

內寒和外寒,都會導致疼痛。《黃帝內經》這樣說:「經脈流行不止,環周不休,寒氣入經而稽遲,泣而不行,客於脈外則血少,客於脈中則氣不通,故卒然而痛。」

我們醫治疼痛,由感冒的頭痛,到晚期癌症的劇痛,秘訣就是袪寒,或溫通袪寒,或溫養袪寒。

有些頑固的痛症,比如偏頭痛、心絞痛、嚴重痛經、三叉神經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生蛇後遺神經痛等等,如成功袪寒,必一舉而愈。

若不袪寒,那麼止痛藥吃到何年?止痛針打到何月?難道不怕副作用?

#劉彥麟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尚正堂
#痛症
#「經脈」
#黃帝內經
#寒邪
為什麼想治甲減,竟然濕疹和青光眼也好了?

素素就診,想治甲減(甲狀腺功能減退)。

甲減分原發性和醫源性兩種,醫源性的患者原本患甲亢(甲狀腺功能亢進),後來吃了放射碘或動了手術而變成甲減。

無論原發性抑或醫源性,患者都須終身吃甲狀腺素補充劑。

素素患的是原發性甲減(並沒有患過甲亢),就診時已吃了一段時間補充劑。

她怕副作用,極不想終身吃人工補充劑。我說中藥可幫助她的甲狀腺恢復正常功能,自行分泌足夠的天然甲狀腺素,並囑咐她稍後可漸漸減掉補充劑。

約莫四個月後,她已完全停吃補充劑並跑去驗血,結果各項甲狀腺指標(包括T3、T4和TSH)都正常,說明甲狀腺的分泌功能已恢復了。她當然非常開心,我說須多觀察三個月。

她繼續吃中藥,三個月又過去,驗血報告的各項甲狀腺指標維持正常,我說治療非常成功,你的甲減已經痊癒,中藥也可停了。

「有件事很不可思議。」她說。

我好奇的望著她,等她說。

「吃了中藥後,我的濕疹和青光眼竟然也好了!」

「由於眼科醫生之前暫時離港,我已半年沒有滴青光眼專用藥水,最近覆診醫生非常驚訝,半年沒有滴眼藥水青光眼反而痊癒了,他說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事。當然我也不便告訴他我吃過中藥。」

「另外,我向來身體局部有濕疹,久不久便發作,發作時便塗塗類固醇藥膏,但近幾個月竟然沒有發作過,這也是前所未有的。」

患者來看A病,結果連B病C病,甚或D病E病都一併痊癒,我們是屢見不鮮的,沒有什麼奇怪。

中醫的強項是醫治體質,而並非醫治疾病!ABCDE病,看來雖是不同的疾病,但它們卻可能有著共同的致病源頭—某種體質偏差,只要把這種體質偏差醫治好,糾正好,ABCDE病就會跟著好起來的。

「看中醫真係好抵啊!」素素笑笑口說。

「而且不用那麼奔波,」我也笑笑口說:「分別跑去看內分泌科、眼科和皮膚科。」

#劉彥麟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尚正堂
#甲減(甲狀腺功能減退)
#甲亢(甲狀腺功能亢進)
#濕疹
#青光眼
我的育女心經(一)—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!

我和太太想送一份禮物給女兒。

我們希望這份禮物,女兒能一生受用;女兒今年九歲,她到了中年,我們或已告別人生舞台。

我們想送給她一個幸福的童年。

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:「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。」

一個人童年幸福與否,影響極其深遠。

怎樣才算幸福的童年?用中醫人的視角來探討一下的話,孩子的童年須過得像春天,像春天那樣生趣盎然,那樣生機勃勃。

在中國文化裡,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,分別是春生,夏長,秋收和冬藏。一年分春夏秋冬,人生也可分春夏秋冬,童年恰好就是人生的春天。

春天的特色是「生」,天地萬物萌芽生長,生機勃勃。萬物在春天「生」得好,到了夏天就能「長」得好,到了秋天就能「收」得好,到了冬天就能「藏」得好;相反,如果在「生」這個階段出了問題,以後各階段都可能出問題。

童年是人生的春天,也是人生的開始,因此,我們做父母須慎始,務必讓孩子過好人生的春天。孩子能過好人生的春天,就能過好以後人生各階段,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和考驗;相反,孩子若在人生的春天遭遇到身心創傷,其未來就會受到這樣那樣的負面影響。

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,不幸的人卻須用一生來治癒童年。有些人的命運比較坎坷,遠因正是童年時遭遇過身心創傷,而卻又沒有從這些創傷超越出來。

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…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。」

這段經文說的雖然是春天的養生之道,但由於童年恰好是人生的春天,經文內容因此也提示了育兒之道。孩子應該是天真爛漫的,應該是活力充沛的,應該是生機勃勃的,我們愛護孩子,就是讓孩子舒展性情,多鼓勵少批評,多讚賞少責罵,多輔導少壓抑,讓孩子盡情展現生機。

草木在春天剛開始發芽,如果有舒展的空間,有陽光的照耀,有雨露的潤澤,未來必會茁壯成長。孩子在童年能幸福地度過,未來的人生也大致會是幸福的。

為人父母者,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,莫過於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。

#劉彥麟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童年
#《黃帝內經》
一念天堂一念地獄,濕疹纏身如何轉念?

過年前發表了「修習轉念 容天下難容之事」一文,網友問若濕疹纏身如何轉念。

濕疹纏身,皮膚又紅又癢又滲膿水,儀容備受影響,苦不苦?當然是苦的,有人甚至不堪其苦而有輕生之舉。

但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,當你覺悟到濕疹對你的價值,你便能轉念,把憎厭的情緒轉為感恩的心情。有感恩的心情,皮膚仍然會紅會癢會滲膿水,但已能癢而不苦了。

對濕疹感恩?對,你沒有聽錯,對濕疹應該感恩!

濕疹的出現,猶如暮鼓晨鐘,響亮地提醒你,你的體質生病了,應該快快調治,否則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病。

皮膚病不醫皮膚,濕疹須醫治的是體質,而並非皮膚。

中醫認為,濕疹雖然長在皮膚,但其實是體質生病了,反映在皮膚上而已。而體質好地地,為什麼會生病呢?若不是遺傳,就一定跟飲食、作息起居和心境有關。

因此,要根治濕疹,必須先醫治好體質;體質好一分,皮膚就會好一分。若不理會體質,而只在皮膚上塗塗抹抹(依賴類固醇更是不智),病情必然反反覆覆,最後注定徒勞無功。

同時須痛改前非,戒掉不良的飲食習悼慣,盡量優化作息起居及好好管理情緒。

體質調治好了,導致體質生病的因素去掉了,濕疹必能根治,同時身心的健康水平必會上升一個臺階。

身心的健康水平提升,豈非因病得福?!所以,應該感恩濕疹,感恩濕疹的響亮提醒。

下面舉一個實例。

老張患了嚴重濕疹,全身長滿紅色一片片,局部患處還有水液滲出來,可說不忍卒睹。

「今次患濕疹,你要感恩啊!」經過三個月的治療,老張的濕疹終於痊愈了,我跟他說:「若非今次患上濕疹,等著你的極可能是嚴重得多的疾病。」

老張是一名足球迷,也是一名酒鬼,晚晚無啤酒不歡,每逢電視轉播足球比賽,更是飲得天昏地暗,他說每次睇波都會飲到醉為止。

從中醫的角度看,啤酒是「寒濕」之品,作為生活情趣偶爾飲飲無妨,但好像老張這般過度地飲,分分鐘會飲壞體質,弄至「脾虛濕盛」。

而老張亦正正是由於「脾虛濕盛」這種體質格局,才患上濕疹的。

為什麼老張應該感恩濕疹呢?因為若非濕疹,老張又怎會臨崖勒馬,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豪飲?如果他繼續不節制地豪飲下去,等著他的極可能是比濕疹厲害得多的疾病,譬如心臟病、譬如中風、譬如癌症。

老張聽完我說患上濕疹要感恩,拍一拍大腿,記起兩個同樣是酒鬼的老友,他們晚晚飲啤酒的數量以打打聲計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無休,結果不約而同,都在五十歲左右患上癌症而去世,一個患腦癌,一個患胃癌。

看,濕疹可能救了老張一命啊!

本文雖然論述濕疹,但其實可舉一反三,凡是疾病,都是向我們提醒(越嚴重越嚮亮),提醒我們飲食、作息起居、心境或/及藥物犯了錯誤,希望我們痛改前非,回頭是岸,能有此覺悟者,即能病而不苦,即能因病得福。

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!

#劉彥麟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濕疹
#體質調治
#「寒濕」
#「脾虛濕盛」
修習轉念 容天下難容之事

醫聖張仲景寫下兩本永垂不朽的曠世傑作,其中一本叫《金匱要略》,書中說「若五臟元真通暢,人即安和。」

只要五臟六腑氣血運行流暢,人體便會平安和諧,百病不侵;換言之,如果五臟六腑氣血鬱滯不暢,人體便失平安和諧,百病即生。
 
因此,我們若注重養生保健,則必須千方百計保持氣血流暢。

氣血是否流暢,跟飲食、作息起居和心境是否恰當極有關係,今次先講心境。心境是否舒暢絕對影響氣血的運行,心境舒暢,氣血就跟著流暢,心境鬱悶,氣血就跟著鬱滯。

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怒則氣上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驚則氣亂,思則氣結。」怒、悲、恐、驚和思,是心境鬱悶的狀態,而上、消、下、亂和結,是氣血鬱滯的表現。

氣血鬱滯,能導致很多疾病,最嚴重的就是癌症。

要避免氣血鬱滯,必須保持心境舒暢。可是,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怎能常常保持心境舒暢呢?

修習轉念的藝術,是一個好辦法,轉念的道行夠高,多不如意的事也容得下。

失業?也許是創業或轉換跑道的天賜良機。

失戀?也許因禍得福,一段更美滿的姻緣正等著你。

生意失敗?但卻賺到經驗和人脈,下次東山再起時更有把握。

少年坎坷?天降大任,必先苦人心志;今天的不幸,恰好是明天奮鬥的最強動力。

親朋離世?生老病死,四苦根本是平常;感恩親朋陪伴自己走過一段人生旅程。

見工落選,比賽落敗,股票輸錢,被老闆斥責,被別人欺騙,被親人遺棄……統統,轉一轉念,都容得下。

容得下不如意的事,就能「逆」來「順」受,逆境來到也能像身處順境一樣。

其實,是逆境還是順境,觀念而已,轉個觀念,逆境也能轉成順境,壞事也能變成好事。

浮生若苦,轉念心寛。

心寛即能心境舒暢,心境舒暢即能氣血流暢,氣血流暢即能百病不侵。我們養生保健,不就是希望百病不侵嗎?

認真修習轉念吧,遇到不如意事,轉一轉念,即海闊天空。

#劉彥麟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尚正堂 
#《金匱要略》
#《黃帝內經》
#氣血鬱滯
#心境舒暢
#修習轉念
視像診症 確診不必徬徨

敬請留意,若確診新冠疫症,不宜親臨診所,可透過WhatSapp視像診治,免煎藥劑通常即日可速遞至家中。 

萬一有需要,不必徬徨,可致電接待處預約視像診症。

#劉彥麟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尚正堂 
#確診不必徬徨
#視像診症 
#免煎中藥
皮膚病不醫皮膚 好多皮膚病,例如濕 皮膚病不醫皮膚

好多皮膚病,例如濕疹、牛皮癬、蕁麻疹、暗瘡及白蝕等等,其實是體質出了偏差,反映在皮膚上而已。

因此,醫治皮膚病的重中之重,應該是把體質調治好,體質好一分,皮膚就會好一分。

如果不理會體質,只在皮膚上塗塗抹抹,病情必然反反覆覆,最後注定徒勞無功。

下圖是一個案例,小腿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士,他的小腿長滿紅色點片狀斑疹,我們診斷他屬於「脾虛濕盛」的體質,他吃了健脾化濕的處方後,偏差了的體質得到糾正,皮膚也迅速改善了。

要根治皮膚病,必須治好體質。

#劉彥麟 
#劉彥麟博士 
#劉彥麟中醫師 
#劉彥麟博士的中醫天地 
#尚正堂 
#皮膚病
#濕疹
#牛皮廯
#蕁麻疹
#暗瘡
#白蝕
#「脾虛濕盛」
載入更多... 在 Instagram 上追蹤

搜尋文章

翻譯

佈景主題採用 Automattic 所設計的 Colinea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