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種體質較易感染新型肺炎?

哪種體質較易感染新型肺炎?

答案是「寒濕」瀰漫的體質。

我在1月13日的貼文「流感高峰期如何自保」,提及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的金句—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」,只要身體裡「正氣」充沛,病毒是不能侵犯你的,不管是舊型還是新型病毒。

而「寒濕」體質的人,卻不是「正氣」內存,而是「寒濕」內存,所以「邪」可以干,病毒就能夠乘機侵犯身體了。

武漢的新型肺炎,是由新型病毒引致的。病毒是一種微生物,而凡是生物,都需要生存條件,正如人類的生存需要氧氣一樣。從中醫的角度看,新型病毒需要的生存條件正正是「寒濕」。

因此,「寒濕」體質的人較易感染新型肺炎。

怎知道自己是否「寒濕」體質?此種體質的人,一般會出現以下特徵:

1容易疲倦;

2比較怕冷,手腳不夠溫暖;

3胃口不佳,消化不良,多吃一點就胃部頂脹不適,或者常常噯氣。

4便秘,或大便稀爛,或大便粘粘濕濕,有種排不淨的感覺。

5 口乾而又不想飲水,飲水多一點即感到胃部不適或有想嘔吐的感覺;

6 舌頭兩邊有凹陷的牙齒印,舌苔偏厚而色白或者白中帶黃。

以上只是常見的特徵,「寒濕」體質的人未必統統具備,而以上的特徵也未必一定很明顯。

「寒濕」體質的人,如何預防感染新型肺炎呢?

戴口罩勤洗手,是最基本的,而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改善體質,把體質由「寒濕」內存,改為「正氣」內存。「正氣」內存,則「邪」不可干。

具體怎樣做?除了我在前文「流感高峰期如何自保」講述的五點外,還有以下五點,可供參考:

1 忌吃生冷寒涼。「寒濕」體質的人若再多吃生冷寒涼,「寒濕」的程度會變本加厲,況且《黃帝內經》一早講明「形寒飲冷則傷肺」。生冷的飲食,和溫度有關,而寒涼的飲食,則和屬性有關,例如雪梨,它的屬性是寒涼,就算你煲湯喝,也是寒涼。

2 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中醫,替你「量體裁衣」開處方,糾正你的體質。這樣做不只是預防新型肺炎,而是幫你脫胎換骨,把健康上升一個臺階。千萬勿亂吃板藍根,或者盲目相信一些網上流傳的「防疫」處方,這些處方未必適合「寒濕」體質的人。

3 找專人或自己動手做艾灸。艾灸神闕、關元、氣海、胃脘、足三里等這些穴位,可以溫陽散「寒」除「濕」,調理脾胃。

4 簡單的食療,可以用陳皮9克和生薑3片煲水,以代替一天的茶飲。

5 切勿恐慌,恐慌的情緒會削弱「正氣」的,我們一方面須做足預防措施,而另一方面卻要保持從容淡定。

疫情,總會過去的。

想認識更多中醫治病和保健的智慧嗎?輸入電郵地址並按「訂閱」,日後便能收到我們最新的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