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劍合璧 預防新冠肺炎

疫情突然惡化,全城瀰漫著緊張的氣氛。

疫情開始時寫過一篇《哪種體質較易感染新型肺炎?》,現在略作修訂,題目改為《雙劍合璧 預防新冠肺炎》,再次發表,以作溫馨提示。

雙劍合璧是哪兩劍?戴口罩,是第一劍;提升「正氣」,糾正「寒濕」體質,是第二劍。

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,在談及疫症的篇章說過:「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」。天牝即鼻孔,「毒氣」是從鼻孔而入的,我們須避開,現在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戴口罩。

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我們今天可理解為,只要身體裡「正氣」充沛,病毒是不容易侵犯你的,不管是舊型還是新型病毒,也不管病毒如何變種。

國家中醫藥管理局,高級專家組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,早已指出新冠疫情屬於「寒濕疫」。

基於「同氣相求」的中醫理論,「寒濕」體質的人無疑是較易感染新冠肺炎的。「寒濕」體質的人,正正不是「正氣」存內,而是「寒濕」存內,所以「邪」可以干,病毒就能夠乘機侵犯身體了。

新冠病毒是一種微生物,而凡是生物,都需要生存條件,從中醫的角度看,新冠病毒需要的生存條件正正是「寒濕」。

怎知道自己是否「寒濕」體質?此種體質的人,一般會出現以下特徵:

1 容易疲倦;

2 比較怕冷,手腳不夠溫暖;

3 胃口不佳,消化不良,多吃一點就胃部頂脹不適,或者常常噯氣。

4 便秘,或大便稀爛,或大便粘粘濕濕,有種排不淨的感覺。

5 口乾而又不想飲水,飲水多一點即感到胃部不適或有想嘔吐的感覺;

6 舌頭兩邊有凹陷的牙齒印,舌苔偏厚而色白或者白中帶黃。

以上只是常見的特徵,「寒濕」體質的人未必統統具備,而以上的特徵也未必一定很明顯。

如何防避或糾正「寒濕」體質,把體質由「寒濕」存內,改為「正氣」存內呢?以下九點,可供參考:

第一,須充足睡眠,而且要早睡,勿熬夜,熬夜會損傷身體的「正氣」的。早睡對小孩子尤其重要。

第二,每餐吃八分飽就好,不要吃到胃部撐脹,而且最好吃得清淡一點。消化飲食須損耗一些「正氣」,如果吃得少一點清淡一點,便能留有更充沛的「正氣」來抗疫。

第三,避免過度操勞,無論是體力上或是腦力上,過度操勞會減弱「正氣」的。

第四,注意保暖,避免著涼。頭部、後頸和背部尤其須要保暖。「足太陽膀胱經」是抵擋「外邪」入侵身體的第一度防線,它的循行路線恰恰經過頭部、後頸和背部。我們出入最好帶備外套、帽子和圍巾,身處冷氣強勁的地方時可以自我保護。

第五,忌吃生冷寒涼。「寒濕」體質的人若再多吃生冷寒涼,「寒濕」的程度會變本加厲,況且《黃帝內經》一早講明「形寒飲冷則傷肺」。生冷的飲食,和溫度有關,而寒涼的飲食,則和屬性有關,例如雪梨,它的屬性是寒涼,就算你煲湯喝,也是寒涼。

第六、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中醫,替你「量體裁衣」開處方,糾正你的體質。這樣做不只是預防新冠肺炎,而是幫你脫胎換骨,把健康上升一個臺階。千萬勿亂吃板藍根,或者盲目相信一些網上流傳的「防疫」處方,這些處方未必適合「寒濕」體質的人。

第七、找專人或自己動手做艾灸。艾灸神闕、關元、氣海、胃脘、足三里等這些穴位,可以溫陽散「寒」除「濕」,調理脾胃。

第八、「寒濕」體質的簡單食療,可以用陳皮9克和生薑3片煲水,以代替一天的茶飲。

第九、保持心境開朗,不要愁眉深鎖,更切勿恐慌,不良的情緒會削弱「正氣」的。我們一方面須做足預防措施,而另一方面卻要保持從容淡定。

疫情,總會過去的。

我們矢志讓中醫智慧家傳戶曉

www.enjoyhealth.com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