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因冠心病來就診的患者有以下兩類。
一、有明顯心口翳悶或疼痛的症狀;
二、沒有任何不適症狀,只是做例行身體檢查時,發現心血管有若干程度的瘀塞。
醫生叫他們做「通波仔」或「搭橋」手術,他們知道兩者皆治標不治本,而且傷身,尤其是須開胸鋸骨的「搭橋」,所以向中醫藥求助。
遇到第一類患者,我們特別「歡迎」,心口越翳悶越疼痛,我們越「歡迎」。
為什麼?吃藥前後有比較啊!只要患者吃一劑藥,症狀會立刻紓緩,百發百中。
患者見識到中醫藥的威力,自會信心滿滿的治療下去,治療下去就有一天血管瘀塞的部份被完全打通,而不須要「通波仔」或「搭橋」。
好像老陳,他做了兩手準備,一手吃中藥,另一手排了期四個月後做「通波仔」,結果到期前他再做心血管造影檢查,之前瘀塞的部份已完全通暢了。
《醫門法律》說:「胸中陽氣,如離照當空,曠然無外。設地氣一上,則窒塞有加。故知胸痹者,陽氣不用,陰氣上逆之候也。」
冠心病,屬於中醫學「胸痹」的範疇,病因是「陽氣不用,陰氣上逆」,治療方針是「扶陽袪陰」,胸中陽氣恢復暢通,心血管就會隨著暢通,瘀塞盡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