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習轉念 容天下難容之事

醫聖張仲景寫下兩本永垂不朽的曠世傑作,其中一本叫《金匱要略》,書中說「若五臟元真通暢,人即安和。」

只要五臟六腑氣血運行流暢,人體便會平安和諧,百病不侵;換言之,如果五臟六腑氣血鬱滯不暢,人體便失平安和諧,百病即生。

因此,我們若注重養生保健,則必須千方百計保持氣血流暢。

氣血是否流暢,跟飲食、作息起居和心境是否恰當極有關係,今次先講心境。心境是否舒暢絕對影響氣血的運行,心境舒暢,氣血就跟著流暢,心境鬱悶,氣血就跟著鬱滯。

中醫寶典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怒則氣上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驚則氣亂,思則氣結。」怒、悲、恐、驚和思,是心境鬱悶的狀態,而上、消、下、亂和結,是氣血鬱滯的表現。

氣血鬱滯,能導致很多疾病,最嚴重的就是癌症。

要避免氣血鬱滯,必須保持心境舒暢。可是,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怎能常常保持心境舒暢呢?

修習轉念的藝術,是一個好辦法,轉念的道行夠高,多不如意的事也容得下。

失業?也許是創業或轉換跑道的天賜良機。

失戀?也許因禍得福,一段更美滿的姻緣正等著你。

生意失敗?但卻賺到經驗和人脈,下次東山再起時更有把握。

少年坎坷?天降大任,必先苦人心志;今天的不幸,恰好是明天奮鬥的最強動力。

親朋離世?生老病死,四苦根本是平常;感恩親朋陪伴自己走過一段人生旅程。

見工落選,比賽落敗,股票輸錢,被老闆斥責,被別人欺騙,被親人遺棄……統統,轉一轉念,都容得下。

容得下不如意的事,就能「逆」來「順」受,逆境來到也能像身處順境一樣。

其實,是逆境還是順境,觀念而已,轉個觀念,逆境也能轉成順境,壞事也能變成好事。

浮生若苦,轉念心寛。

心寛即能心境舒暢,心境舒暢即能氣血流暢,氣血流暢即能百病不侵。我們養生保健,不就是希望百病不侵嗎?

認真修習轉念吧,遇到不如意事,轉一轉念,即海闊天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