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們自小被教導,一天應該飲八杯水。
水又被強調可以排毒,可以美顏,我們應該多飲,最好起床就飲一大杯。
從中醫學的角度看,並非人人皆宜多飲水的,尤其是「脾虛」、「肺虛」或/及「腎虛」體質的人,這些人若誤信「一天飲八杯水」,分分鐘會因飲水而損害健康。
水飲進身體,須經過「氣化」才能被身體所利用,沒有經過「氣化」的水,只會成為身體的負擔。
「氣化」,就像我們用火(或用電力)把一鍋水加熱至成為水蒸氣一樣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飲入於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」
喝進身體的水,須要肺、脾和腎合作來「氣化」,如果「肺虛」、「脾虛」或/及「腎虛」,則水不能完全「氣化」,多飲水徒然增加肺、脾和腎的負擔,最後只會生出各種疾病來。
因此,飲多少水應因人因體質而異,絕非千篇一律地人人每天應飲八杯水。當然,不是人人都了解自己的體質,所以最好是聽從身體的需要,口渴就飲,口渴才飲不會遲的。
一些病人,他們的體質明明不適宜多飲水,卻因為誤信「一天應飲八杯水」而盲目多飲,聽從我們的勸告減少飲水後,病情皆有所改善。
我們矢志讓中醫智慧家傳戶曉
www.enjoyhealth.com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