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冠病毒肆虐,病人問我怕不怕,每天接觸這麼多病人,又把脈又看舌頭。
我說不怕,因為我有兩層防護,一層外,一層內。外防護是戴口罩,而內防護則是身體裡的「正氣」。
內防護比外防護更重要,因為戴口罩總有百密一疏時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。」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不得虛,邪不能獨傷人。」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」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必因虛邪之風,與其身形,兩虛相得,乃客其形。」
即是說,是否發病,並非新冠病毒單方面「話事」的,還要看你的體質「虛」不「虛」;你的體質若不「虛」,而是「正氣」內存,新冠病毒是不能令你發病的,就是發病也很容易康復,不會轉為重症。
今次疫情,發病者有人症狀輕,有人症狀重,有人順利康復,有人不幸身亡,正正是每個發病者身體裡的「正氣」水平不一樣;「正氣」較強的症狀輕,康復快,「正氣」較弱的症狀重,康復難。
因此,面對疫情,我們毋須過度恐慌,一方面固然要做好外防護,戴口罩勤洗手,另一方面則須體質自強,保持身體強勁的「正氣」。記著,「正氣」內存,則「邪」不可干!
天職所在,我不能拒絕接治病人,所以此段非常時期,我更重視體質自強,更注重飲食、作息起居和心境狀態,每天必打太極拳,必做靜心呼吸,必不超過晚上十一時就寢。
每個人的背景和條件不一樣,但總都可以做一些體質自強的功夫,以下九點提供給大家參考:
第一,須充足睡眠,而且要早睡,勿熬夜,熬夜會損傷身體的「正氣」的。早睡對小孩子尤其重要。
第二,每餐吃八分飽就好,不要吃到胃部撐脹,而且最好吃得清淡一點。消化飲食須損耗一些「正氣」,如果吃得少一點清淡一點,便能留有更充沛的「正氣」來抗疫。
第三,避免過度操勞,無論是體力上或是腦力上,過度操勞會減弱「正氣」的。
第四,注意保暖,避免著涼。頭部、後頸和背部尤其須要保暖。「足太陽膀胱經」是抵擋「外邪」入侵身體的第一度防線,它的循行路線恰恰經過頭部、後頸和背部。現在的天氣忽冷忽熱,我們出入最好帶備外套、帽子和圍巾,感到寒冷時隨時可以自我保護。
第五,忌生冷寒涼飲食。從中醫的角度看,新冠病毒的疫情屬於「寒濕疫」,基於「同氣相求」的原理,屬於「寒濕」體質的人較易感染發病,而多吃生冷寒涼,則體質易因「脾虛」而趨於「寒濕」。況且,《黃帝內經》一早講明「形寒飲冷則傷肺」。
生冷的飲食,和溫度有關,而寒涼的飲食,則和屬性有關,例如雪梨,它的屬性是寒涼,就算你煲湯喝,也是寒涼。
第六 ,找專人或自己動手做艾灸。艾灸神闕、關元、氣海、胃脘、足三里等這些穴位,可以溫陽散「寒」除「濕」,調理脾胃。
第七,簡單的食療,可以用生薑3片和陳皮9克煲水,以代替一天的茶飲。生薑驅「寒」,陳皮化「濕」,有助預防屬於「寒濕疫」的新冠病毒。
第八,若有需要,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中醫,替你「量體裁衣」開處方,糾正你的「虛證」體質。這樣做不只是預防新型肺炎,而是幫你脫胎換骨,把健康上升一個臺階。
千萬勿亂吃板藍根、雙黃連口服液、或者盲目相信一些網上流傳的「防疫」處方,這些處方未必適合你的。
第九,保持心境開朗,不要愁眉深鎖,更切勿恐慌,不良的情緒會削弱「正氣」的。我們一方面須做足預防措施,而另一方面卻要保持從容淡定。
疫情,總會過去的。